國際交流
協會在獲得主辦單位通知,所申請的兩個主題討論會都通過後,將訊息讓所以志工夥伴知悉。在理監事會的同意下,組成一個代表團。最後代表團的成員有7位協會的幹部(含論文發表人員)和5位自費參與的協會專業講師(臨床心理師),連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情緒教育與發展研究中心的3位與會者,總共有15位參加本屆會議。據Cefai教授所言,自ENSEC會議舉辦以來,台灣是第一個非歐盟有這麼多人參加會議的國家。
查看全文...作為美國第一個系統性倡議社交與情緒學習組織CASEL的創始者之一,在美國推動社交情緒學習和品格教育超過30年的Elias教授,在此次會議的主要演講中指出,品格教育必須根基於社交與情緒學習,他也細心地觀看協會的三篇海報論文,對於芯福EQ教育課程的成效給予高度肯定,同時以美國推動的現況分享許多寶貴經驗,激勵我們在推動EQ教育的路上更有信心向前邁進。
查看全文...環境快速變遷,孩子在社會情緒上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社交與情緒的學習在國際間受到廣泛的重視,已成為未來教育新焦點。 2017情緒教育國際論壇—親師攜手 教出社交情緒力 由臺灣教育現場出發,接軌國際視野, 為下一代建構更美好的成長環境,幫助每個孩子幸福成功!
查看全文...社交情緒學習是這幾年的教育新顯學。研究顯示,社交情緒學習可以提升學生情緒管理技巧、減輕壓力,除了減少行為問題,也能增進學業表現。在這股學習風潮中,台灣的現況如何?
查看全文...前言:傳統教育學習方式有其問題,大家都在找新的方法,其中,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是備受矚目的新焦點,關注孩子的社交能力及情緒管理等本質性條件,結果發現對孩子的學習有顯著影響。
查看全文...96%現任中小學輔導教師認為,有情緒困擾的孩子愈來愈多,98%教師認為,學生需要情緒教育課程。 超過六成五輔導教師表示,校園輔導人力不足。 課業、人際、感情問題為台灣孩子主要困擾。 中小學生普遍缺乏挫折忍受力(78.74%)、衝動易怒(73.86%)、缺乏同理心(70.24%),並有超過一成國中生曾遭遇霸凌問題。 超過六成孩子表示,有情緒困擾時不知如何解決,也不願問父母或老師。
查看全文...美國的學者葛林伯格(Mark T. Greenberg)說,1980年時,所有人都以為情緒社交技能是天生且無法改變的,但多年後的今天經科學研究證實,情緒社交技能是可以經過學習而改善的,......他認為情緒教育應該跟「閱讀」一樣被分齡重視與推廣,而且最新研究發現,社交與情緒學習課程的推廣,可促進正向的班級氣氛,還能提升學業成績表現。
查看全文...臺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以讓全台學童接受免費情緒教育課程為目標,積極推動台灣地區國小學童情緒教育,至今已推廣至台北、新北、桃園、新竹、苗栗、彰化、嘉義、台南、高雄、屏東、台東等11個縣市,累積相當的 成果,情緒教育已是全球共同關注的課題,也是教育的新焦點,臺灣已走在趨勢尖端,我們期待以心理社區「芯福里」為高EQ的苗圃,為臺灣社會培育出真實存在的愛與幸福。
查看全文...2017年,本會理事長楊俐容和研發部部長陳慧慈參加第六屆歐洲社交與情緒能力網絡會議 ,並以「Advancing 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 in Taiwan」為題發表論文...
查看全文...- 1
- 2